文/图 石霞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4月16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举办教学示范课活动。此次活动特邀教师发展中心的马振江教授和孙银平教授进行指导,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中,宋潘婷老师以“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作为授课主题,以 “深圳特区” 的变迁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巨变,进而引出这一系列伟大变革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将学生带入到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入探究中。在教学过程中,宋潘婷老师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对分易线上学习平台,课前上传相关文章并发布讨论话题“谈谈邓小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唤起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激发对理论探究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广泛讨论。其次,以问题为牵引。在教学中抛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比如,通过小岗村“人没变,地没变,而大包干后怎么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使学生理解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生产力解放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创造了巨量社会财富,为什么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进而揭示私有制是剥削存在的根源,进一步增进对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最后,重视以合作促内化。在主要内容讲授完毕后,引导学生围绕 “深圳发展奇迹” 展开思考讨论: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如何体现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问题的探索的?学生们小组合作,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了重点知识的内化,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次教学示范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对邓小平理论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使课堂充满了现实意义和生命力。教师们也对宋潘婷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牵引、合作促内化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将以此次示范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