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一、封建社会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反动本质。
(一)封建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经过了多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建立了巩固的资产阶级社会。法国和英国的封建贵族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曾经进行过多次反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斗争。
在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中,法国金融资产阶级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对法国波旁复辟王朝、英国旧议会的大土地贵族的政治斗争的胜利。
封建贵族这次被大资产阶级打败之后,已经不能再与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的抗衡而只能进行思想方面的抗争了。而且他们原来在复辟时期所使用的公开与资产阶级叫板的手段也行不通了。现在只能采取隐晦的手段,借口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去与资产阶级斗争了。但是实质上是为自己这个在政治上失败的阶级的利益而运用文字来宣泄了。
(二)封建社会主义的特点
封建社会主义流派以法国正统派和“青年英国”为主要代表。
1、主要特点:他们打着无产阶级的旗帜,企图利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以实现将历史倒退到封建社会的目的。但是,当人民看清了他们的本质时其结果可想而知,人民是不会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2、主要手段:他们诅咒资产阶级统治的垢弊,并用谗言似的预言说工人阶级将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凶险等等来恫吓。他们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也许是刺击了资产阶级。但是,由于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是站在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来批判资产阶级,是在阻止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并拉向倒退。
3、主要观点:第一,他们标榜自己的剥削方式和资产阶级的剥削不同。实际上只是在完全不同的、目前已经过时的情况和条件下进行剥削的;第二,他们说在封建统治下没有出现过现代的无产阶级,但是他们不知道现代的资产阶级的产生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三)封建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
封建社会主义倒是公开承认自己对资产阶级批评的反动性质。因为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正是在于,资产阶级的统治使无产阶级发展起来了,即使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阶级发展起来了。他们责备资产阶级不应该产生出一个无产阶级,而这个阶级具有极其巨大的革命性质。
正是因为如此,封建社会主义流派在政治实践中参与了对工人阶级的一切暴力措施;在经济领域中,他们把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词丢到一边,借助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制度效益,做着如羊毛、甜菜和烧酒等各种发财的生意。
(四)僧侣社会主义则是封建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
正如僧侣与封建主同行一样,僧侣的社会主义也总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同行的。从形式上看,基督教也激烈反对私有财产,反对婚姻,反对国家,也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一切,
那么,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封建贵族一旦运用基督教的教条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因而,这种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在贵族的怨愤上撒上了神圣化的圣水罢了。
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反动本质
(一)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被资产阶级所推翻的、其生活条件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日益恶化和消失的除了封建贵族之外,还有小资产阶级。
中世纪的城关市民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农民阶级远远超过人口半数的、资产阶级的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里,小资产阶级还在新兴的的资产阶级身边勉强生存着。
如法国,那些表示站在无产阶级方面反对资产阶级的著作家,实际上是在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这样就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西斯蒙第就是法国和英国这类著作家的首领。
(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特点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具有摇摆性和中间过渡性。在现代资产阶级文明已经有所发展的国家所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资产阶级,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并且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补充部分不断地重新组成。这一阶级的成员经常被竞争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而且他们甚至觉察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他们很快就会完全失去他们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立部分的地位,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很快就会被监工和雇员所代替。
它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揭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的粉饰。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揭露资本主义的种种丑恶现象方面是很犀利的。它确凿地证明了机器和分工的破坏作用、资产和地产的积累、生产过剩、危机、小资产者和小农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财富分配得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性的解体
(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企图恢复封建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和封建的社会,或者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他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封建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是一种反动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它是主张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和农业中的宗法经济的社会主义。
当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严酷历史事实驱散了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欺骗的醉梦时,这一思潮就化为一种可怜的哀愁并随之烟消云散了。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及本质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当时的德国处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进行压迫的条件下产生的思想表现。而在德国的资产阶级才刚刚进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时,法国的这种文献被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照搬到德国。但是他们却不能把法国的生活条件同时搬过去。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特点
由于没有针对德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法国的文献就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根基,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一种抽象的思辨。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
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和典型人物是德国的卡尔.格律恩先生。
在这些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看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客观”要求不过是一般“实践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阶级意志的表现,就是纯粹的意志、本来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规律。德国哲学家的唯一工作,就是把新的法国的思想同他们的旧的哲学信仰调和起来,或者说就是从他们的哲学观点出发去掌握法国的思想,并不考虑它的适用性。
他们在法国人的论述下面塞入自己的哲学观点,如在法国人对货币关系的批判下面写上“人的本质的外化”,在法国人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下面写上所谓“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扬弃”,等等。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行动的哲学”、“真正的社会主义”、“德国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论证”,等等。
他们把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中的阶级斗争的精神完全阉割了。可是还居然认为他们是克服了“法国人的片面性”,标榜自己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他们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虚无缥缈的哲学幻想之中。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作用
这种社会主义在现在的德国已经渐渐失去了它自我吹嘘其博学的市场。因为德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日益严峻,德国的特别是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和专制王朝的追求自由主义的斗争运动越来越严重了。
在这种形势下,“真正的”社会主义反对德国的革命资产阶级、帮助封建贵族阶级的反动性就日益暴露出来了:
它把社会主义的要求同实际的政治运动对立起来,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办法诅咒自由主义、代议制国家、资产阶级的竞争、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自由、资产阶级的法、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并且恫吓人民说在这个资产阶级运动中,不仅一无所得反而会失去一切。
但是他们忘记了:法国对资产阶级批判的社会主义文献已经是以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而这一切前提恰恰是在当时的德国还没有出现、而且是尚待争取的。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
这种社会主义成了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及其随从——僧侣、教员、容克和官僚求之不得的、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即成了专制政府对付德国资产阶级的武器),这种社会主义是这些政府用来镇压德国工人奇异的毒辣的皮鞭和抢单的甜蜜的补充。
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当时的德国,还主要是农民的和小资产阶级的国度。它也就直接代表了一种反动的利益,即德国小市民的利益。因为在德国16世纪遗留下来的、从那时起经常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是现存制度的真实的社会基础。保存这个小资产阶级,就是保存德国的现存制度。
由于资本的积累和革命无产阶级的兴起,这个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工业统治和政治统治那里等候着无可幸免的灭亡。它以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到反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一箭双雕的作用,于是就千方百计地促其流行。德国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永恒真理”披上所谓思辨的、充满华丽辞藻的和甜情蜜意的外衣,以便使之增加销路。
于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充当这种小市民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它宣布德意志民族是模范的民族,德国的小市民是模范的人。以这种种族优越论给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种种小市民丑行加上奥秘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的意义,好像它就成为了完全相反的奥秘的、高尚的东西了。于是它发展到最后就以此直接来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的”倾向,并且还宣布自己是不偏不倚地超乎任何阶级斗争之上的天才的理论。曾经在德国流行的一切所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除极少数的例外,都属于这一类卑鄙龌龊的、令人萎靡的文献。1848年的革命风暴已经将这种社会主义一扫而光,并且使这一流派的的代表人物再也没有兴趣搞社会主义了。
总之,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的“可怜的回声”。它被从法国搬了过来但又抛弃了它的阶级斗争精髓,成为了在理论上无论是对于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同样毫无意义的抽象的思辨。但在实践中,它代表着德国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帮助封建贵族阶级,起到了既反对资产阶级也反对无产阶级的恶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