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yb.cn2016年6月9日 作者:张立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把自觉的意识张扬到极致,把自觉的能力发挥到新高,这才是学术的真正王道。 近日,哈工大某青年教授苗某因将其写给《自然》《科学》杂志的读者来信,假以“高质量学术论文”名义列入个人简历,并参照学术论文体系标注了影响因子,遭揭发并被认定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固然,这不同于赤裸裸地剽窃、抄袭、伪造等那般恶劣,但从其发生机理、呈现性态以及产生的影响力综合来看,不啻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不端行为,姑且称之为学术不端的“新变种”。 众所周知,学术界已达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判定一篇文章是否为学术论文,其核心标准便是——是否经过了同行评议。显然,数篇看上去“形式新颖”的读者来信,却难以切近“论据充分、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与此同时,使用影响因子等常规性评价学术论文的体系与标准,“创新性”地嫁接、植入读者来信中,成为学术不端新形式。当然,客观来讲,能在《自然》《科学》这样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只言片语实属不易,但浑水摸鱼、蒙混逐利的行径,终究令人不齿。查询过去一段时期内高校、科研院所关于在《自然》《科学》刊发文章的旧闻,可寻找到与本事件相类似的不少案例。由此可见,“新变种”实际上已非新鲜个案,甚至有蔓延滋长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笔者认为,“数数式”的科研管理体系和“功利化”的科研评价体系,造成了整齐划一的刚性指标,口径一致的科研资本,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深入性、系统性、长周期轨道,相对忽略了科学精神、学术品格的养成,丢失了最为宝贵的学术自由、自然品行,诱发滋长了主动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荼毒了一批科研人员的心灵与科学素养。其实,科学精神和公民科学素养的缺失更为可怕,这也是产生学术不端的重要内因。苗某当属青年才俊,却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抉择中迷失,玩起了追名逐利、投机取巧的手段与游戏,陷入为人为学的浅层化、边缘化境地,遑论忠于真理和化育真人了。 循着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轨迹分析,那些始终全心全意潜心于研究学问的佼佼者,方才是大学不应背离的文化基准和时代标高。同时,大学还应发挥好建构在制度之上的文化自信与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勤于学、敏于思的教学自觉性,孕育出朴实、严谨的学风,培育热爱学术、淡泊名利的学术风尚。依着弘扬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来讲,中国古人有言: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做人、做学问最基本的原则,它是一种品行修为、一种道义担当。“为人理当诚信,立学须先立品”,理应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道德基点。 进而言之,学术不是事务性工作,更不是任务压力,反倒是一种悠闲的产品。国内有学者认为,一流的学术成果不是项目而是闲暇的产物。同时,学术也有着植入骨髓的高贵一面,来自于危急时刻的镇定,生发自人性深处的光辉,延展至对社会乃至人类的关怀,这些远非学术技巧、功利投机可以替代的。有道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把自觉的意识张扬到极致,把自觉的能力发挥到新高,这才是学术的真正王道。(作者张立迁,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9日第2版 |